《綠色住區標準》解讀
2014年10月1日,由中國房地產研究會人居環境委員會主持編制的《綠色住區標準》CECS 377:2014將在全國正式施行。這是我國針對新型城鎮化建設需要,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城鎮建設目標而制定的,它的發布和實施,將對我國城鎮住區的綠色發展起到深刻的引領作用。
該標準包括:總則、術語、建設場地整合、城市區域價值、住區交通效能、人文和諧住區、資源能源效用、健康舒適環境、可持續住區管理9大章節。主要涵蓋了居住環境、資源融合、開放街區、綠色交通、易購商業、人文創新、住區多樣性以及提供就業機會等綠色住區可持續發展的內容,旨在使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綠色住區項目開發建設和管理中,保證市民生活在一個設施齊全、出行便捷、環境美好、品味多樣的綠色和諧社區中,綠色建筑在我國已經推進多年,但是城市綠色住區層面的標準在國內尚屬空缺。
由于綠色住區體系包含了城市公共功能,較之綠色建筑,涉及研究領域更加廣泛,可供整合資源能源有更大余地,進而對綠色城市發展,可持續理念的延伸有更廣闊的發揮余地。因此,在綠色城市建設、綠色社會和綠色行為方式的建成方面都有重要意義。
中國大規模、快速的城市化及村鎮建設,急需真正綠色的可持續發展理論體系的指導。德中建筑協會副主席、洲聯集團副總經理盧求認為:《綠色住區標準》的最大價值在于,為現階段尚屬空白的中國綠色住區開發建設提供了一個較為完整,并能夠提升產品核心價值的系統指導體系。
更有標準評審組對此給出的意見是:“該標準將國際先進的綠色建筑評價體系與我國城鎮住區建設和房地產發展的本土模式相結合,填補了我國綠色住區領域的空白,對推動我國城鎮綠色住區實踐將產生重大影響”。
2、綠色住區與綠色建筑“不一樣”
綠色建筑是國際公認的發展趨勢,綠色建筑標準編制通常是以單體建筑為對象,較少涉及周邊的環境、資源、交通等狀況。筆者認為,以單體建筑為主發展綠色建筑很快就會發現其局限性。
《綠色住區標準》把綠色建筑的理念和研究路線逐步擴展和延伸到城鎮住區領域,是為了適應我國住宅規劃開發為特征的需要,因為大量綠色社會發展目標和文化服務內容是單體綠色建筑項目所不具備的。定位于城鎮住區綠色建筑的實踐研究,將更加有效地組織資源、能源、環境空間,更加容易實現節能減排、環境保護、土地利用的綠色目標,也能更有效地組織市民生活、享受城市文明、創新生態宜居城市的舒適環境。
3、《綠色住區標準》四大亮點
(1)綠色住區倡導資源能源利用最大化
(2)綠色住區倡導城市與住區融合發展
(3)綠色住區倡導人文傳承、社區和諧
(4)綠色住區倡導綠色技術的優化與整合
4、“綠色住區理念”表達了居住的未來
(1)綠色住區就是一種“順其自然”綠色建筑已經成為人類的共識,綠色理念也成為人類發展的終極理想,承認綠色建筑為可持續的國際化發展趨勢。
(2)綠色住區就是一種生活行為方式。多樣化的城市開放空間和生態環境為城市的依托;高品質的城市低碳生活為城市的引擎;健康的戶外環境為城市的活力;人性化的低碳交通為城市的經絡。
(3)綠色住區就是一種“精明增長”原則。精明增長就是智慧,創新,用聰明替代繁瑣,用簡單代替復雜。綠色人居規劃提倡用被動式的設計理念,用簡單易行技術,高效成熟技術、適宜方便技術,力爭把綠色成本降到最小。
由于該標準具備創新性和實用性,并將規劃建設、評價運營的領域從綠色建筑拓展至綠色住區,其不僅適用于城鎮新建住區、生態城住區建設有產業園區建設,亦對城鎮更新改造和小城鎮的綠色生態建設項目具有積極的指導作用。
當前我國房地產正在進入一個新的時代。綠色可持續發展無疑是引領這個新時代的最重要指針之一。走高品質的綠色地產開發之路,不僅是企業應對當前市場變化和調整實施產品差異化策略的可行路徑,也是贏得未來發展的必由之路?!毒G色住區標準》的施行,將成為新城鎮及房地產項目開發提升品質的有力工具。
|